2014年印度行腳
在街頭等待車的印度婦女(很印度)
大壺節”(Kumbh Mela),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印度教集會,是世界上参加人數最多的節日之一。其名稱源自印度古老的神話傳說。大壺節每6年在阿拉哈巴德舉行一次,持續6周之久,每次都有多達7000萬信徒來参加這個節日。數以百萬計的信徒都在節日之際前往恆河與亞穆纳河(Yamuna)這兩大聖河交匯處沐浴净身。大壺節在安拉阿巴德等四座城市輪流舉行,每12年回歸到同一座城市主辦。節日分3年一度的小禮、6年一度的半禮、12年一度的大禮和每144年一度的聖壺節。印度教徒認為在恆河與亞穆纳河匯流之處沐浴能洗净罪過。大壺節”每次擇一在印度四個城市(安拉阿巴德、赫爾德瓦爾、鳥賈恩、纳西克)舉行,另外每六年在安拉阿巴德和赫爾德瓦爾舉行半禮,每三年一次小禮。(取自導遊薩度文章)
我右方的印度男孩..爸爸是歐洲人來印度遊玩時和他媽媽發生關係
生下他 因為他媽媽沒有戶口 所以他當然也沒戶口
聽說像他這樣沒有戶口的人佔全印度的40%
政府也無法可管
有時馬路上不經意還會看到人和駱駝
是不是天氣太熱的關係
我發現連牛都不想動 只好找個地方來乘涼
在這裡..我感覺自己好像在電影中 只能說印度真的好有味道。
印度人每天一早起來就先要拜神,到神像前點上一盏油燈,雙手合十祈禱。印度教徒把光明看作知識的象徵,光明也被視為神的化身。油燈是不能用電燈來代替的。也有的人接上一小罐水,走到門外,面向朝陽,雙手舉起,一邊誦咏著經詞,一邊把水徐徐倒出,這是拜太陽神。印度教徒到廟裡祈禱的儀式比較簡單,但都很虔诚。他们進入廟門時會用手摸一下門檻或地面,然後再摸一下額頭。進廟後除了合掌祈禱和跪拜或全身撲地朝拜之外,還要點油燈。神職人員會給進廟的人手腕上绑一根红線,這根線在印地語裡稱為瑪鳥利或者卡拉瓦。這根绑在手腕上的红線是祝福教徒得到神明的保佑,印度人相信绑在手腕上的聖潔的红線可以保護一個人避開災禍。這根红線的意義是珠寶無法比擬的。红線要绑在男性和未婚女性的右手腕,已婚女性的左手腕。不論貧富,幾乎家家供著神。富裕的家庭有專門的神室,境况稍差一些的家庭在門廳或過道裡設一個神龕。家境貧寒的就在屋子牆上或者床頭掛上神像,與神同居。睡在路邊或破棚子裡的窮人搞張神像掛在樹上,也是精神寄託。點“吉祥痣”也是印度教寺廟裡的一項禮儀。两眉之間的那顆吉祥痣在印地語中叫提拉克,印度人認為這個點可以控制整個身體,蕴藏著掌控思想和活動的意識及潛意識,可以把人造就成神,也可以把人造成惡魔。在寺廟裡點提拉克,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昇華,印度教的第三大主神濕婆的第三只眼睛就是在這個位置。現在也有說法認為提拉克能使人舒適、平静,不頭痛,有自信,甚至還有助於荷爾蒙平衡。傳統提拉克用檀香、朱砂、黏土或火山灰等材料制成。今天的提拉克不論材料還是造型,都豐富多彩,甚至還有即可貼。印度教徒相信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,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,會再生或轉世,善惡將得到報應。虔诚的印度教徒堅守著一些清規戒律,比如,不砍樹,只使用枯死的支幹;每天做好飯,先分出一份餵動物。(取自導遊薩度文章)
注意看樓上的房子 窗外曬滿了衣服 自己實際走訪印度才知道什麼是(困苦和貧窮)
新舊混合的老印度.../重型車和老房屋
路上很亂的印度交通
馬車也不時的穿梭在印度的馬路中間也來湊湊熱鬧
人車壅塞的十字路口有一個小廟...旁邊坐了一個乞丐 真是不可思議的畫面 這樣的事情只會在印度發生。
裡面沒有冷氣 吹自然風
我想如果是我們早就受不了....了。
馬車也不時的穿梭在印度的馬路中間也來湊湊熱鬧
第一天晚上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已經在印度了
飯店門口很man的印度男人
不知為什麼 他們印度男人很愛留捲捲的鬍鬚 哈哈
在 20140627
地板真的曬到好燙。不能穿鞋子 真的苦了我們。
在路旁買水果吃 水果在大太陽下被曬到皮都皺皺的 可見印度的太陽有多大
沒想到賣印度老公公動作很慢 效率很底 讓我們等到有點受不了
大象也在馬路上穿梭
吉普車之旅 走在大街小巷中
在印度終於可以體會到 新的文化和舊古文明帝國的衝突美
吉普車之旅 走在大街小巷中
在印度終於可以體會到 新的文化和舊古文明帝國的衝突美
吉普車之旅 走在大街小巷中
在印度終於可以體會到 新的文化和舊古文明帝國的衝突美
在印度終於可以體會到 新的文化和舊古文明帝國的衝突美
在景點掃地的印度婦人...她看到我正在拍她 她好開心
真開心我到印度了....YA~
印度的警察先生 只有很黑可以形容呀!
不知為什麼 人已經夠黑了 製服還設計成咖啡色
留著大鬍子的印度男人
他說他50歲 很在乎自己形象
我和他拍照好 他還要求我給他看一下拍好的照片…@@cool吧~
我想這應該就是他們的另一種休閒方式吧~
我在印度交到了一個好友名叫薩度
很特別的名字 很man的一個印度人
會說(英文+中文+印度語) 可惜他已經是一個孩子的爸爸了~cool吧